原來這五位小明是這樣分的…..真是神招XD

avatar 十月 21, 2020

完整往下看

 

 

image

往下看

往下看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-
【恐怖映像】獨自旅遊…卻有個小丑不停的出現在身後…|下水道先生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–
你在職場遇見壞同事的機率有多高?從選一杯「飲料」就能看出來!

上班已經夠苦?遇上惡同事更是苦上加苦?

假設一個情境,上班時,你回到自己的辦公座位,發現桌上一杯「看似」咖啡的飲料。
看一眼以下圖片。你覺得哪一個選項較接近你的想法。

A. 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。
B. 一杯不冷不熱的咖啡。
C. 一杯有人喝過的咖啡。
D. 不是咖啡,像是中藥湯水或是其他。

假設一個情境,上班時,你回到自己的辦公座位,發現桌上一杯「看似」咖啡的飲料。(圖/Pixabay )

多數人對於「突發」或「不尋常」的事情的判斷來自個人經驗法則。經驗法則與理論法則兩者之間推斷事情的根據或軌道差異很大,簡單說,經驗法則可以說很個人,也就是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這事情會怎樣發生;而理論法則更接近普遍人的想法,或是一個學說。

如果突然回到座位,發現一杯不屬於自己的飲料,不同方向的想法都有其背後意含,例如選擇A的人,看似樂觀,可能是顯現自己在職場上曾經被善待,或是常常被善待,或甚至只是「選擇性」的記住被善待的經驗。
選擇A:你遇上惡同事的可能為20%

對於一杯突然出現在自己辦公桌上的咖啡,能想著是「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」,擁有這樣心態的人多半是事情往好處想,看見「半杯水」是傾向於認為「真好,還有半杯水」,而不是「好可惜,只剩下半杯」。看待事情多半會自己戴上「真好」的濾鏡,即使是被同事佔了點便宜,會覺得「反正是同事,彼此幫一下、讓一下沒什麼」。只要繼續保持這種心態與想法,估計新的一個月裡即使遇上了惡同事,也會被自己的「看誰都是好同事」濾鏡給美化。看待事情的角度很多,往好處想是可以被訓練的,多看好的一面,人的惡有時候就會有合理或是適當的解釋。
選擇B:你遇上惡同事的可能為40%
不冷不熱是個很特別的詞,可以是一種距離感,也可以是一種保護色。距離感會讓自己看事情時較為客觀,或較能「就事論事」,所以遇上惡同事時會用「人都是自私的,沒什麼」這樣的「擴散法」讓不舒服的感覺很快離散。碰壁時能給自己繞個彎,不往死胡同走。即使遇上惡同事,能夠抱持不跟這種人死耗的想法,也就是主動的減少遇上惡同事的作法。想法轉一下,路就多一條。不冷不熱因人而異,怕冷的人覺得涼,怕熱的人覺得燙。只要將自己的慣性思考往左或是往右調整一下,例如本來覺得同事偷懶,往好處想,沒惹麻煩的偷懶是種取巧。
選擇C:你遇上惡同事的可能為60%
覺得是一杯「被喝過」的咖啡,即使透過圖片無法看清楚是否杯緣有喝過的痕跡,而是透過直覺這樣選擇,或許心裡有些不太好的經驗,覺得同事有些「越界」,越界在這裡可以解讀成「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」(工作上),或是「愛說人八卦探人隱私」(情感上)。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生理空間感,覺得被侵犯時,多會心裡不舒服,而感受到「別人把喝過的咖啡往自己的桌上放」,這樣的解讀會給自己無形的壓力。想法有時候是自己給的,如果真實遇上不甚友善或是爭功諉過的惡同事,能保持距離就保持距離,遠離「惡臭」才不會沾染上「惡」。如果不幸共同負責一項目,做好自己分內,別替他人操心,也別道德感過強或是榮譽感過剩。領一份薪水做自己的那份工作就很足夠。
選擇D:你遇上惡同事的可能為80%

從圖片上可以看出裝盛飲料的杯具是典型的咖啡杯,如果覺得裡面是其他「內容物」,會有這種想法的人思考跳躍,有創意,但是可能有時候卻是想太多,想太多是否會把別人的善意或是無意解讀成惡意?「想多了」「多想了」放在對的地方可以讓自己很出色,但是有時候放在人際上,不多想能給自己多點喘息的空間。杯中內容物是其他可能,有種期待與事實有差異的可能,也就是好事會轉壞,壞事可能變更糟,但也有可能是比預期的更好。或說,更糟,覺得是杯看似咖啡但卻是變質或是有毒的飲料,這種想法,可能是個人以先入為主的想法防衛自己,先主觀的豎起高牆,拒人於千里之外,間接把自己變成人眼中的異類,異類多半不是個正面的標籤。

職場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,都是風景。再好看的風景都禁不起拿著放大鏡看,所以無論是好同事或是惡同事,保持該有的同事距離,別把同事與朋友混為一談,沒有錯誤的認知,就不會有錯誤的期待。

(107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